过山车坐得脑浆都摇匀了
不过今天还晕晕的应该只是还没睡够。昨晚躺在一张摇来晃去失重滚筒冲刺急停的床上些许得难以入睡,不过还好梦里没有接着坐过山车。兴趣累得根本没梦做吧。
这轮NSDI(秋)之后决议要把自己的科研路线好好整理整理了。
眼光除了要放在项目上,还得放在项目的基础,放在一整个领域方向上。
没有人需要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提升数据中心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栈的性能。
没有人需要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编写绝对可信可验证的系统内核并且一路下沉到系统固件(毕竟下梁不正上梁歪(不是
没有人需要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更不容易出(用户可感知的)错。
但是如果我们为去中心化的,数据中心之外的,并非由固定的确定的机构统一组织调度的,大量假设都没办法做、前提没有办法满足的系统架构,去做点什么,去做个更好的存储系统,去做个更好的排序服务,去提升性能,去增强安全,去优化能效。
那么就需要首先解释一番,我们为啥要为这些系统架构做操心,而不是直接在数据中心网络里面搭,啥创新都不用做就比你创新了半天的要好,各方各面的好。
如果解释不通就会变成who fucking cares。
虽然我还没想出来解释的切入点,但是如果接下来及时地想出来了,可以考虑投一篇position paper到HotOS。坏消息是1.15截至,好消息是只用写五页。
等有思路了去问问ℒ的意见。
把手头的一部分活动收收尾。把甄嬛传看完,把JavaScript学完(指看完MDN的JavaScript Guide)。
也不能完全靠冥想,看看上哪搜罗点资料。哪方面的资料呢?p2p的?也不知道。
目前的一丁点思路是,端侧设备有了长足发展,闲着或者仅仅用来充当数据中心的访问终端太浪费了。这个思路要面临传统边缘计算架构的挑战。
另外还有一点关于「互联网访问是需要权限的」的想法,拿(某种意义上没有权限的)AirTag是怎么依靠去中心化(众包)来生存作为例子,不过也没什么后续的思路。